ENGLISH
|
JAPANESE
|
CONNECT WITH US:
Home
About
Contact
Log in
*
Home
Press release
Apr 16, 2021 19:39 JST
兴业银行发布2020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香港, Apr 16, 2021 - (ACN Newswire) - 近日,兴业银行发布《2020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0年,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和“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该行以“1234”战略体系为指导,加强落实负责任银行原则,创新社会责任产品与服务,多维度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告》通过将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关键议题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标,全面展示了2020年度兴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成果。
《报告》显示,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兴业银行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国之大者,发挥“商行+投行”优势,综合运用集团资源和多元化金融工具,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保卫战、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大战役”,有效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将涓滴之力汇入奋进中国的磅礴伟力。
服务实体经济 相伴共担风雨
该行在坚定推进“1234”战略取得经营转型显著成效的同时,直面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领域,推动中国经济加快越冬迎春,在与实体经济共担风雨中共生共荣。2020年,该行新增贷款5242亿元,贷款增速高出资产增速4.76个百分点,增量及增速都处于同类型银行前列。其中,新增个人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金融贷款合计占比超过80%。
面对疫情大考,兴业银行突出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持续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金融供给,支持中国制造强链补链,推动我国经济加快复苏回血。到2020年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735.32亿元,其中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6.42%;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数、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68%、61%,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1.28个百分点。
围绕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特点,该行持续构建和完善服务策略和专属产品体系,将解决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与自身业务创新、经营特色相结合。自主研发基于大数据智能风控的小微企业线上融资系统,通过对小微企业进行立体、清晰地“数据画像”,快速完成贷款申请审批,有力推动小微融资效能提升。升级建设福建省“金服云”平台,通过“金融+科技+数据+政策”有机融合,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截至2020年末,兴业银行民营企业客户超过3万户,贷款余额8337.7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达11.9万户,贷款余额8054.55亿元。“金服云”平台注册企业突破9万户,共发布需求1500余亿元,累计解决融资需求超万笔,金额近440亿元。
普惠金融领域,兴业银行深入贯彻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如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对农副产业、当地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截至2020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4438.99亿元;通过代理农村中小银行接入央行金融基础设施,将现代化金融服务扩展到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截至2020年末银银平台代理213家农村中小银行接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代理64家农村中小银行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代理135家农村中小银行接入网联平台,有效解决农村中小银行“支付难”问题;着力打造场景生态圈,以连接行业场景为切入点,依托开放银行输出科技金融能力,聚焦医疗、教育、交通、住建、政务等重点行业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深入触达客户和生态圈上下游,至2020年末通过搭建平台项目深入服务客户超7000户,公私联动更加紧密,形成从政府(G)到企业(B)再到个人(C)各类客户端对端紧密衔接的生态链条。
作为总部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自身业务禀赋,不断深入推动自身业务的国际化,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的特色化金融服务,服务我国对外开放发展。2020年度,该行累计支持中国企业境外并购项目12个,融资规模合计232.58亿元,落地项目覆盖中概股私有化、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海外红筹架构搭建、境外债务重组等多种类型。
践行“两山理论” 助力低碳转型
绿色是兴业银行最鲜明的底色和优势。2020年,兴业银行在“两山理论”指导下,以生动的绿色金融实践着力推动复工复产,支持绿色脱贫,服务绿色发展。该行聚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固废处理、大气治理、新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等重点领域,“融资+融智”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并将绿色金融的专业能力优势转化为便利绿色融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环保贷”“节水贷”“绿票通”“绿创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布首款ESG理财产品,承销市场首单“绿色防疫债”,在香港发行境外蓝色债并在境内承销首单企业蓝色债。
截至2020年末,该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1557.60亿元,累计服务绿色金融客户29829家,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449亿元、10375家,累计发行1300亿元绿色金融债,国内存量绿色金融债1000亿元,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同时发挥“绿色+”效应,探索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模式,累计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项目投放绿色资金126.90亿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兴业银行近年来在监管政策制定、业内倡议引导、同业互助、国内外沟通交流等多方面推动国内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全行业绿色转型。本着“融智、融资、融商”的合作理念,兴业银行与贵州、浙江、江西、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云南等9个省(区)签订绿色金融合作协议,总签约金额5700亿元。截至2020年末,已投放绿色融资4782.11亿元。携手福建省内金融机构发起《福建金融业生态环境多方共治行动倡议》,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生态环境治理的社会责任履行方式,创新多方携手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顺应国际最新可持续发展趋势,该行签署联合国《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倡议》, 成为首家中资签署机构;对标《赤道原则(第四版)》以及赤道协会最新发布的实施指南,充分考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巴黎协定》、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可持续金融创新实践能力。截至2020年末,该行累计对1294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共计621笔,所涉项目总投资为29161.44亿元。
当前,碳中和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目标,兴业银行本着打造“一流银行 百年兴业”的愿景,正积极推动绿色金融集团向ESG集团进化演变,在保持赤道银行、绿色金融优势的基础上,对标国际主流ESG评价体系,完善ESG治理架构、机制流程,加强ESG理念在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上的运用,提升ESG评级,成为绿色金融和ESG行业领跑者。
擦亮“兴公益”品牌 金融更有温度
让金融更有温度,兴业银行持续擦亮“兴公益”品牌。“捐资助学”“抗灾救灾”“扶贫济困”三位一体的公益慈善长效机制持续完善,2020年公益慈善投入10928.71万元。其中在捐资助学方面,截至2020年末,已通过“兴业银行兴公益慈善助学金”累计资助5所高校贫困大学生共计6000人次,金额超过2950万元。
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收官之年,兴业银行坚持“输血”“造血”并举,产业扶贫、渠道扶贫、产品扶贫、定点扶贫和教育扶贫“五大扶贫体系”协同发力,探索形成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可持续金融扶贫模式。该行通过资金下拨与干部下派相结合、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援建与产业发展支持相结合、单位挂钩帮扶与员工志愿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统筹做好各分行挂钩的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定点帮扶工作,向51个挂钩点派出扶贫干部40人,全部挂钩点已于2020年4月前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截至2020年末,该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66.68亿元。
大国战“疫”,闻令而动,兴业银行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政策支持驰援武汉,并由武汉而至全国,出台资金倾斜、减费让利、延期还款等一系列精准举措,应贷尽贷、应延尽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末,该行向疫情防控捐赠超6000万元,为疫情防控行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849亿元,向1242家疫情防控相关中小企业累计新增授信407.13亿元,累计为客户减免手续费超30亿元,为9440家小微企业办理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120亿元,累计承销疫情防控债超过180亿元。
凭借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优异表现,兴业银行在明晟(MSCI)ESG评级中蝉联A级,保持国内银行最高评级,并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亚洲金融》等颁发的15个社会责任奖项。
Sectors: Daily Finance, Banking & Insurance
Copyright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Latest Release
Fujitsu and Tokai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ystem utilize AI to accelerate clinical research and tackle 'drug loss' in Japan
May 23, 2025 17:29 JST
Lockheed Martin and Fujitsu Strengthen Japan Industry Collaboration with SPY-7 Supplier Selection and Strategic Agreements
May 23, 2025 13:36 JST
NIED, Fujitsu, SDS and Mitsubishi Electric sign joint research agreement to advance Japan Disaster Charter operational framework
May 23, 2025 13:35 JST
Honda Expands Production Capacity by Adding New Production Line at Fourth Motorcycle Plant in India
May 23, 2025 12:17 JST
Honda Reaches 500 Million-Unit Milestone in Cumulative Global Motorcycle Production
May 23, 2025 11:32 JST
Five Toyota Group Companies to Accelerate Skil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AI and Software
May 23, 2025 10:51 JST
MHI Conducts Flight Test for Hybrid-Type Medium-Sized UAV
May 22, 2025 13:35 JST
Eisai Demonstrates Commitment to Oncology Innovation at ASCO 2025
May 21, 2025 15:00 JST
New RAV4 Makes World Premiere in Japan
May 21, 2025 14:09 JST
Naoris Protocol Begins Token Sale for First Post-Quantum Infrastructure Layer
May 21, 2025 14:00 JST
MHI Marine Machinery Begin Demonstration Testing of Methane Oxidation Catalyst System for Marine LNG Engines
May 20, 2025 13:51 JST
MHI Launches 'Prismo,' a New Brand Eco-Friendly Next-Generation AGT
May 19, 2025 16:14 JST
Eisai Satisfies All-Case Surveillance Requirement for Anticancer Agent Remitoro
May 16, 2025 17:21 JST
Premiere of New bZ Woodland BEV Focused on Driving Performance and Spaciousness in North America
May 16, 2025 16:35 J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ctivates New Driving Force for Data Center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y 16, 2025 15:43 JST
MHI Thermal Systems Receives JSRAE Technology Award
May 15, 2025 20:08 JST
Honda and Quemix Co-develop a New, World's First Quantum State Readout Technology
May 15, 2025 13:37 J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Launches a New Projection-type Hall Lantern for Overseas Markets
May 15, 2025 11:00 JST
MHI Starts Operation of New CO2 Capture Pilot Plant at KEPCO's Himeji No.2 Power Station
May 14, 2025 16:50 JST
Making Anime More Interesting and Taking it into the Future, Launch of Three New Projects
May 14, 2025 11:00 JST
More Latest Release >>